[ kāi ]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642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458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内容来源于:
开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嬴姓、子姓。
①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开方之后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记载,春秋时期,卫国有王族公子开方。春秋时期,齐桓公姜小白在贤相管仲、鲍叔牙的辅助下,采取了一系列改革,使国家日益强盛,齐桓公也成了诸侯中的霸主。齐桓公身边有一非常得宠之臣,那就是开方。开方是卫国贵族,曾对齐桓公姜小白忠心追随,一连十五年都没有回家。周襄王姬郑七年(公元前645年),管仲逝世。管仲在病危时,警告齐桓公说:“您的三位亲信竖刁、易牙、卫开方,绝不可使他们掌握政治权力!”竖刁,是齐桓公最亲信的宦官,他本来不是宦官,为了能贴身服侍他所敬爱的国君,自愿接受宫刑。易牙,是一位精于烹饪的专家。有一天,齐桓公开玩笑说:“什么肉我都吃过了,就没有吃过人肉。”当天晚餐,就有一盘蒸肉,异常的鲜美。齐桓公大大地赞赏他,易牙说:“这是我三岁儿子的肉,我听说忠臣不顾惜他的家人,所以奉献给国君。”开方,是卫国贵族,一直追随齐桓公没有回家,史称卫开方。对这三位人物所表演的一脸忠贞,齐桓公至为感动,即位后予以重任和宠信。管仲曾对齐桓公分析道:“人性是这样的,没有人不爱自己超过爱别人,如果对自己身体都忍心残害,对别人岂不更忍心下毒手!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儿女,如果连自己的儿女都能下得狠心,他对谁下不得狠心?没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,如果十五年之久都不想见父母一面,连父母都抛到脑后,对其他的人又有谁不会抛到脑后?”齐桓公问:“可是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已经很久了,你从前怎么不提?”管仲说:“国君在私生活中,应该享有他的癖好,否则当国君便没有丝毫乐趣了,但这些癖好必须不干扰到国家大事。我死之前,还可以震慑他们。但我死之后,恐怕他们会像洪水一样地溃决。然而,齐桓公即位后一直都在管仲指导之下行政,只有这件事他大大地不以为然。
两年后的周襄王九年(公元前643年),齐桓公生病沉重,不能起床。竖刁、易牙发现齐桓公已没有利用价值了,效忠已不能带来利益,便决定杀掉太子姜昭,拥立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姜无诡为君,这样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取得宰相的高位。于是由开方出面下令,禁止任何人出入国君寝宫。
三天之后,齐桓公仍然不死,竖刁、易牙勃然大怒,干脆把齐桓公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。然后又在寝宫四周筑起围墙,隔绝内外,齐桓公最终被饿死在病榻上。一代春秋霸主,竟然如此凄惨亡故。齐桓公饿死之后,尸体停在灵床上六十七日,苍蝇云集,尸体腐烂生蛆。一直到蝇蛆的数目多到爬出围墙之外,人们才发觉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已死,却一时也无人敢收葬。随后,太子姜昭逃到了宋国(今河南商丘),竖刁、易牙二人杀群吏,拥立姜无诡为齐国之君,而开方则拥立另一位公子姜潘为君,同时又有两位公子姜商人、姜元也自称为齐国国君。齐国的四位国君各自宣称是合法继承人,于是就在齐国首府临淄一带争相厮杀混战,一直混战到第二年(周襄王十年,公元前642年),直到宋国军队护送姜昭回国,才结束了乱局。然而齐国的霸权地位却告终止了。但是,齐国仍然依靠管仲建立下来的法治基础,虽然军事力量在内乱中消耗不振,但在整个春秋时期始终是一个政治大国和一等强国。
即便到后来晋国霸权鼎盛时,也只能把齐国当作同盟国,而不敢把齐国当做其他诸侯国那样呼来喝去。齐桓公病重时,易牙、竖刁、开方等人,禁锢齐桓公于王室寝宫,筑高墙不准入,到了冬天齐桓公被饿死。齐桓公的蛆出于户外,后易牙、竖刁杀群吏,立公子姜无诡为国君。在姬开方的后裔支庶子孙中,有用先祖名字中的“开”为姓氏者,族望于安徽桐城,为皖桐开氏,史称开氏正宗。开氏族人大多尊奉姬开方为得姓始祖。
②源于嬴姓,出自南宋朝初期开国将军开赵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文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记载:宋朝时期,有沂州临沂人(今山东临沂)浙西路总管开赵。开赵原本姓赵,以开国之疆之意而改姓为开氏。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八年(公元1158年),开赵结豪杰起义兵,拥有兵将数万,收复了被金国占领的密州及日照县等处,是一位爱国志士。后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山东河北路忠义军马都统制,加官濮州团炼使,浙西路总管。
在开赵的后裔子孙中,皆以开赵为始祖,弃赵改开,族望于山东巨野,史称巨野开氏。
③源于满族,出自古女真族乌雅、西林觉罗、富达那拉部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皇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满族乌雅氏,亦称吴雅氏,满语为Uya Hala,汉义“猪”。满族、锡伯族最古老的姓氏,源出唐朝末期女真“通用三十姓”之一的乌延,及金国时期女真“兀颜”,又有源于辽鞑靼“乌丸”之说,世居哈达(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)、吉林乌喇(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、拉发河流域、双阳县境)、德尔吉穆湖氏、讷殷(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。)、伯都讷、长白山等地,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吴氏、乌氏、穆氏、包氏、鲍氏、黄氏、邵氏、朱氏、房氏、牛氏、开氏等。
满族西林觉罗氏,满语为Siringiolo Hala,祖籍辽宁凤城,隶属满洲正白旗,后有汉化改姓为开氏者。
满族富达那拉氏,满语为Fodanara mongu,是女真那拉氏的一个分支,世居富达(今辽宁海城)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开氏者。
④源于子姓,出自商王朝著名七族中的陶氏之后陶青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陶青,是汉朝汉景帝刘启执政时期著名的御史大夫。在汉景帝前元二年(公元前155年)农历6月丞相申屠嘉逝世后,汉景帝在农历8月即提升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,再晋开封侯,之后以晁错为御史大夫。晁错上任后即奏议削藩,引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叛乱。除了晁错、周亚夫,史书对当时的丞相陶青的评价是:“行为廉谨,仅为丞相备员而已,无所能发明功名着于世者。”
在陶青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,称开封氏,后分衍为单姓开氏、封氏,皆世代相传至今。
⑤源于地名,出自南北朝时期开州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开州,秦朝时期为巴郡朐䏰县,在汉朝时期为一个驻军镇名,即今重庆市的开县,其在南北朝时期被北魏王朝改设置为州,这在典籍《集韵》中有记载:“开州镇,州名。本汉朐䏰县地,后魏置开州镇。”
南北朝时期,有居于开州镇的住民因避战乱而逃离开州城,相约以故居名称为今后相认之姓氏,称开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⑥爱新觉罗·多尔衮(公元1612-1650年),努尔哈赤第十四子,清代杰出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。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,因屡建功勋16岁而获“墨尔根代青贝勒”(满语“聪明王”)之号,成为正白旗旗主(与兄阿济格分别持有正白旗15个牛录,阿济格年长为旗主,因阿济格代多铎说亲,被废旗主,多尔衮继而成为正白旗旗主)。其兄皇太极死后,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,并于第二年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。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,加封至“皇父摄政王”。顺治七年(1650年)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,追尊为成宗义皇帝,庙号成宗。不久,追论其生前谋逆罪,被削爵。其子怕被牵连逃亡。史载多尔衮多妻无子,有一女东莪,以爱新觉罗·多尔博为养子世袭亲王。乾隆四十三年(公元1778年)复还睿亲王封号,复还睿亲王封号,追谥忠,配享于太庙。后人为感谢乾隆不杀之恩。遂改姓为开。意为开恩。
得姓始祖
姬开方(卫开方)、陶青、开赵。
开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省、安徽省、江苏省、河南省、黑龙江省、甘肃省、湖南省等地,均有开氏族人分布。
开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,在台湾省也名列帝六百三十七位,以皖桐、开封、巨野为郡望。
山东省巨野县大义镇有开官屯(有族谱),辈次排列是“宗应秉继善,加瑞百祥万,来兴益广大,国靖庆长安,有志仁自生,守本光预成,孝德千秋远,忠心似青松。”
安徽省桐城市有《皖桐开氏宗谱》,有众多开氏族人,开氏宗祠原在金神镇许嘴村,解放前就作为马宕小学学堂使用,1969年因危房被拆。辈次排列:“诗书宗先哲,文上世国家,昶大增厥祚,绵远耀金华,根深枝发秀,积厚德昭彰,为善多余庆,声名万代扬。”皖桐开姓已发展到本省的有:合肥、安庆、芜湖、铜陵、南陵、淮南等地。发展到外省的有: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西等地。
江苏省淮安市有个小开庄,这支开姓是从合肥分支过去的,合肥的开姓是从皖桐迁出与陈姓合开的开陈支祠,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和平镇齐湖村9组(开庄)辈分与其它地方都不相同。族谱开始的第一个字为:万。后代在用的是后六字为:永成步国玉良才,族谱共12个字,循环使用,总数约500人左右。
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殷韩村有几十家开姓。江苏省泰兴市有开庄,人数约100多,辈分已经忘了,只有一个字可以于淮安市清浦区和平镇开姓相同。
黑龙江省延寿县也有开姓,辈份排列与山东巨野排列一致。黑龙江省那边也有一些姓开的此系为满族人,系正白旗。祖籍是辽宁凤凰城。满语姓是“富达那拉”,为何改姓尚不明确。最初改姓是一辈姓富,下一辈姓开,依次循环。
甘肃省庆阳县有开氏后人,大约20多家,都是由河南迁到此,辈份排列与安徽桐城一致。
湖南省常德市和衡阳市有开氏,广西桂林等地有开氏,据了解,开氏不仅有汉族,还有壮族。
四川省南充市长乐县开家坝有不少开氏,起源何处不清楚。巨野开氏族谱有记载。
河南南阳市西峡县重阳乡石峡河村、开陈村有不少开姓,巨野开氏族谱有记载。
开封府:古称大梁、梁、汴,又称汴梁,简称汴,河南省辖市,中国七大古都之一,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开封素以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而著称,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。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。夏王朝(公元前二十一~前十六世纪),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(今开封老丘),直至第十二世胤,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。春秋时期,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“启封”城。战国时期(丁巳,公元前364年),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,时称大梁。秦王政二十五年(丙子,公元前225年),秦始皇灭魏国,置砀郡,立浚仪(大梁)、启封两县。汉朝景帝元年(乙酉,公元前156年),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改启封县为开封县。
南北朝时期,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。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。唐延和元年(壬子,公元712年),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。唐天佑四年(丁卯,公元907年),后梁政权建都开封,升汴州为开封府,号称东都。后晋、后汉、后周相继建都开封。(戊戌,公元938年)称开封为东京。后周显德七年(庚申,公元960年),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定都开封,建立北宋王朝,开封升为府。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,不仅是国内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而且是“万国咸通”的国际大都市。宋靖康元年(丙午,公元1126年)金国攻陷开封,改开封为汴京。金贞佑二年(甲戌,公元1214年),金国迁都开封。
元朝至元二十八年(辛卯,公元1291年)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。明朝洪武十一年(戊午,公元1378年),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。明朝时期,开封经济繁荣,号称“八省通衢”、“势若两京”。明崇祯十五年(壬午,公元1642年),李自成攻打开封,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,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,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。清朝时期设开封府,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,民族资本工业兴起,先后创办了机械、兵器、面粉、火柴、烟草等工厂。民国期间,开封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戊子,公元1948年)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,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,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,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;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,开封改为省辖市。1982年,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“历史文化名城”。
桐城县:亦称皖桐,夏朝时期属扬州,商朝时期属徐州。周朝时期置桐国。
巨野县:巨野在古代系沼泽地区,因大野泽得名。
昌邑县:始建于秦,前汉为昌邑王国、山阳郡,后汉兖州刺史皆治此,治所在今巨野县昌邑集,所辖包括金乡、巨野、成武、单县四个县的边界地区。
巨野堂:以望立堂。亦称麟州堂、鲁南堂。
开封堂:以望立堂,亦称大梁堂、汴梁堂。
桐城县:以望立堂,亦称皖桐堂。
一、开(開)kāi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上海之松江,安徽之泾县、贵池,河南之卢氏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,辽宁之清原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舟曲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。汉族、怒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卫公子开方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,望出陇西。汉代有开章;宋有开赵,英州刺史,尝取肝救父;明有开济,举明经,官刑部尚书;清代有开仕,任连城县巡检。
二、开
开姓起源:西羌人姓。汉时有幵羌,其后有幵氏,后人亦书幵为开。一说,后人误书亓、丌为开,三字之姓通作其。亦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。
三、开(開)
开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开姓起源:
1、春秋时卫公子开方之后。
2、系自姬姓。吴王仲虞之裔有开氏。
3、宋时英州刺史开赵山,原姓赵,见《朝野杂记》。
4、汉时大夫开章,本姓启,见《汉书·淮南王》。
开姓名人:
开济,明时河南洛阳人,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,洪武初以明经举,累官刑部尚书。开仕,清时连城县巡检。
郡望:陇西。
开姓古代名人
开济元末,字来学,洛阳人。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。
开封府:古称大梁、梁、汴,又称汴梁,简称汴,河南省辖市,中国七大古都之一,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开封素以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而著称,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。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。夏王朝(公元前二十一~前十六世纪),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(今开封老丘),直至第十二世胤,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。春秋时期,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“启封”城。战国时期(丁巳,公元前364年),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,时称大梁。秦王政二十五年(丙子,公元前225年),秦始皇灭魏国,置砀郡,立浚仪(大梁)、启封两县。汉朝景帝元年(乙酉,公元前156年),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改启封县为开封县。
南北朝时期,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。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。唐延和元年(壬子,公元712年),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。唐天佑四年(丁卯,公元907年),后梁政权建都开封,升汴州为开封府,号称东都。后晋、后汉、后周相继建都开封。(戊戌,公元938年)称开封为东京。后周显德七年(庚申,公元960年),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定都开封,建立北宋王朝,开封升为府。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,不仅是国内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而且是“万国咸通”的国际大都市。宋靖康元年(丙午,公元1126年)金国攻陷开封,改开封为汴京。金贞佑二年(甲戌,公元1214年),金国迁都开封。
元朝至元二十八年(辛卯,公元1291年)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。明朝洪武十一年(戊午,公元1378年),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。明朝时期,开封经济繁荣,号称“八省通衢”、“势若两京”。明崇祯十五年(壬午,公元1642年),李自成攻打开封,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,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,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。清朝时期设开封府,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,民族资本工业兴起,先后创办了机械、兵器、面粉、火柴、烟草等工厂。民国期间,开封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戊子,公元1948年)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,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,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,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;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,开封改为省辖市。1982年,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“历史文化名城”。
桐城县:亦称皖桐,夏朝时期属扬州,商朝时期属徐州。周朝时期置桐国。
巨野县:巨野在古代系沼泽地区,因大野泽得名。
昌邑县:始建于秦,前汉为昌邑王国、山阳郡,后汉兖州刺史皆治此,治所在今巨野县昌邑集,所辖包括金乡、巨野、成武、单县四个县的边界地区。
巨野堂:以望立堂。亦称麟州堂、鲁南堂。
开封堂:以望立堂,亦称大梁堂、汴梁堂。
桐城县:以望立堂,亦称皖桐堂。
一、开(開)kāi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上海之松江,安徽之泾县、贵池,河南之卢氏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,辽宁之清原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舟曲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。汉族、怒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卫公子开方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,望出陇西。汉代有开章;宋有开赵,英州刺史,尝取肝救父;明有开济,举明经,官刑部尚书;清代有开仕,任连城县巡检。
二、开
开姓起源:西羌人姓。汉时有幵羌,其后有幵氏,后人亦书幵为开。一说,后人误书亓、丌为开,三字之姓通作其。亦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。
三、开(開)
开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开姓起源:
1、春秋时卫公子开方之后。
2、系自姬姓。吴王仲虞之裔有开氏。
3、宋时英州刺史开赵山,原姓赵,见《朝野杂记》。
4、汉时大夫开章,本姓启,见《汉书·淮南王》。
开姓名人:
开济,明时河南洛阳人,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,洪武初以明经举,累官刑部尚书。开仕,清时连城县巡检。
郡望:陇西。
一、开(開)kāi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上海之松江,安徽之泾县、贵池,河南之卢氏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,辽宁之清原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舟曲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。汉族、怒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卫公子开方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,望出陇西。汉代有开章;宋有开赵,英州刺史,尝取肝救父;明有开济,举明经,官刑部尚书;清代有开仕,任连城县巡检。
二、开
开姓起源:西羌人姓。汉时有幵羌,其后有幵氏,后人亦书幵为开。一说,后人误书亓、丌为开,三字之姓通作其。亦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。
三、开(開)
开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开姓起源:
1、春秋时卫公子开方之后。
2、系自姬姓。吴王仲虞之裔有开氏。
3、宋时英州刺史开赵山,原姓赵,见《朝野杂记》。
4、汉时大夫开章,本姓启,见《汉书·淮南王》。
开姓名人:
开济,明时河南洛阳人,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,洪武初以明经举,累官刑部尚书。开仕,清时连城县巡检。
郡望:陇西。
开封府:古称大梁、梁、汴,又称汴梁,简称汴,河南省辖市,中国七大古都之一,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开封素以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而著称,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。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。夏王朝(公元前二十一~前十六世纪),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(今开封老丘),直至第十二世胤,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。春秋时期,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“启封”城。战国时期(丁巳,公元前364年),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,时称大梁。秦王政二十五年(丙子,公元前225年),秦始皇灭魏国,置砀郡,立浚仪(大梁)、启封两县。汉朝景帝元年(乙酉,公元前156年),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改启封县为开封县。
南北朝时期,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。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。唐延和元年(壬子,公元712年),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。唐天佑四年(丁卯,公元907年),后梁政权建都开封,升汴州为开封府,号称东都。后晋、后汉、后周相继建都开封。(戊戌,公元938年)称开封为东京。后周显德七年(庚申,公元960年),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定都开封,建立北宋王朝,开封升为府。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,不仅是国内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而且是“万国咸通”的国际大都市。宋靖康元年(丙午,公元1126年)金国攻陷开封,改开封为汴京。金贞佑二年(甲戌,公元1214年),金国迁都开封。
元朝至元二十八年(辛卯,公元1291年)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。明朝洪武十一年(戊午,公元1378年),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。明朝时期,开封经济繁荣,号称“八省通衢”、“势若两京”。明崇祯十五年(壬午,公元1642年),李自成攻打开封,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,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,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。清朝时期设开封府,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,民族资本工业兴起,先后创办了机械、兵器、面粉、火柴、烟草等工厂。民国期间,开封为河南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戊子,公元1948年)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,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,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,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;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,开封改为省辖市。1982年,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“历史文化名城”。
桐城县:亦称皖桐,夏朝时期属扬州,商朝时期属徐州。周朝时期置桐国。
巨野县:巨野在古代系沼泽地区,因大野泽得名。
昌邑县:始建于秦,前汉为昌邑王国、山阳郡,后汉兖州刺史皆治此,治所在今巨野县昌邑集,所辖包括金乡、巨野、成武、单县四个县的边界地区。
巨野堂:以望立堂。亦称麟州堂、鲁南堂。
开封堂:以望立堂,亦称大梁堂、汴梁堂。
桐城县:以望立堂,亦称皖桐堂。
一、开(開)kāi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上海之松江,安徽之泾县、贵池,河南之卢氏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,辽宁之清原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舟曲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。汉族、怒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卫公子开方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,望出陇西。汉代有开章;宋有开赵,英州刺史,尝取肝救父;明有开济,举明经,官刑部尚书;清代有开仕,任连城县巡检。
二、开
开姓起源:西羌人姓。汉时有幵羌,其后有幵氏,后人亦书幵为开。一说,后人误书亓、丌为开,三字之姓通作其。亦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。
三、开(開)
开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开姓起源:
1、春秋时卫公子开方之后。
2、系自姬姓。吴王仲虞之裔有开氏。
3、宋时英州刺史开赵山,原姓赵,见《朝野杂记》。
4、汉时大夫开章,本姓启,见《汉书·淮南王》。
开姓名人:
开济,明时河南洛阳人,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,洪武初以明经举,累官刑部尚书。开仕,清时连城县巡检。
郡望:陇西。
其他姓氏
[ 开 ]字的同音字 - [ kai ]
[ 开 ]的同部首字 - [ 一 ]部